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首推“数据服务”:成效如何

核心提示:提供这道菜的,正是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国策说”工作室旗下的“数据社”。“数据社”牛刀小试,众食客以为如何?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自运行以来,就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龙头工程”备受关注。而今年两会,“厨房”首次推出了数据服务,代表着“菜单”中第一次出现了“数据大餐”。提供这道菜的,正是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国策说”工作室旗下的“数据社”。“数据社”牛刀小试,众食客以为如何?

“数据大餐”原料:独一无二的数据源

两会期间为“数据社”提供“原料”的数据公司从数量和地位上讲,可谓“傲视群雄”。有以整合政府数据见长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以舆情分析闻名的清博大数据、在数据解读颇有建树的拓尔思、深耕传统媒体分析的凡闻科技、基于5亿网民的搜狗大数据中心和“手握”微信、微博的新浪和腾讯。

而数据应用的两个“首次”,保证了这道大餐不一般。

首次实现“超链接”分层分析。把传统媒体热点、社交媒体热点和网络输入热点进行对比,分析出网民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的呈现。把去年全年部委发布会与网络热点进行对比,发现网民热点与发布会热点重合度较之前有较大提高,食品安全、环保、“一带一路”、教育改革、旅游市场改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等话题,既进入部委发布会,也成为网络热点,说明部委的应对舆情能力有较大提升。

首次实现数据源全打通。网民在微博及输入法中呈现的两会热度、以自媒体为主的微信呈现的态度、基于传统媒体全媒体的凡闻大数据,都在这次两会中实现全打通,基于新闻热点进行聚合分析。例如在两会开幕之初,通过舆情数据分析显示,两会七类议题中,社会议题、境外国际议题、互联网治理议题的热度相对较高,最受舆论关注,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议题热度最高。子议题中,最受网民关注的议题依次为:司法、涉藏、食品安全、环保、“一带一路”、教育改革、旅游市场改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共享单车和网络平台治理问题,其中,司法、共享单车等是新出现的热门议题,而教育、食品安全、环保等问题是历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

独一无二的数据源,使数据新闻能第一时间在《人民日报》落地。

在3月3日和3月6日的人民日报两会特刊中分别刊登了由“数据社”和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清博大数据公司联合发布的《数读:绿色发展》及《两会舆情排行榜》。充分展现了两家大数据公司在舆情和数据整合的优势,给后续媒体对两会报道的“发力点”及数据呈现形式指明方向。

食材顶级:“数据社”内容“全渠道覆盖”

食材顶级,食客自然慕名而来,两会期间,“数据社”第一次实现了媒体领域数据产品的“全渠道覆盖”。“数据社”生产的内容通过多家电视、网络、报纸、手机客户端等多媒体渠道,将融媒体产品送到读者手中。

“全渠道覆盖”的成功,离不开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媒体合作新模式。与以往媒体“抢独家”“抢头条”不同,中央厨房强调的是信息的共享和一次投入多渠道产出。人民日报凭借着这种模式,吸引了近二十家媒体,在两会期间入驻中央厨房。

大数据新闻如此火爆,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入驻媒体当然第一时间也向“数据社”点餐。为响应数据需求,“数据社”每天推出6份不同的舆情数据,其中包括关键词、热搜词、热门话题、热门文章等,并相应附上一份由数据社和拓尔思联合发布的数据解读报告,受到广泛关注。

如数据解读报告《两会开幕日:你知不知道大家都在讨论啥?》通过舆情排行榜分析两会开幕日前后的“硬”领域、“软”故事、自媒体和官方声音,落地23家媒体,阅读量近5万。“数据社”也将这些一手消息及时提供给20多位“食客”,供他们自由选择。

同时,“国策说”工作室的两会特别节目“国策大咖谈”邀请了多位副部级以上的“大咖”就金融、城市建设、环保等领域发表独到见解,并以“数据社”的大数据分析作为支撑,将问题全面剖析。采访中的珍贵视频和数据内容,“国策说”工作室也第一时间分享给合作媒体,并受到广泛采用。以北京卫视为例,从3月6日起,每天早上的《北京您早》和午间的《两会大家谈》中都采用了“国策大咖谈”的专访内容。

两会的“数据大餐”广受好评,未来“数据社”如何更好地整合数据资源,生产新闻产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新华网副总编杨新华一行来访凡闻

新华网副总编杨新华一行来访凡闻。

人工智能来袭:小编惶恐,媒体人都要下岗了?

【网易智能讯 4月13日消息】今天,猎云网2017人工智能产业创业创新峰会在北京四季酒店召开。上百位人工智能领域著名学者、顶级专家和知名投资人参与,共同探讨当今AI的发展创新与变革,将产业与人们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为人工智能的普及奠定可行性的基础。

作为创投领域的领先媒体,借着近期人工智能在媒体生态中产生的巨大影响,猎云网·犀牛会合伙人陈锦松向各位听众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重构媒体生态”的真知灼见。

陈锦松表示,媒体的生产环节大体可以分为信息收集分析、内容加工创作、内容传播分发。在每个环节上,目前人工智能已开始不同程度的发挥作用。

由于人工智能在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全面性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所以目前已经开始有不少媒体使用写作机器人进行稿件内容收集整理与编写;另外在内容的分发环节,人工智能推荐引擎技术也优势明显。

不过由此是否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可以代替媒体从业者?对于这个问题,陈锦松认为,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比较发达,但并不能简单代替媒体从业者的工作。不过,他给了媒体人三条建议。

第一,一些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尽快转型,未来媒体行业里重复性的工作将会被机器所替代。

第二,内容行业仍然有很多机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千人千面可以实现精准推送,这就给内容创作者很大的成长空间。

第三,在自媒体流行的今天,媒体商业变现上,创业者的机会也比较大,尤其是在广告投放渠道方面,智能匹配可以帮助此类项目提高交易效率。

以下是陈锦松的演讲实录,猎云网(微信:ilieyun)整理删改:

3月23日,微信推出了一个新功能,微信指数,我将几个互联网热门词汇做了对比,发现“人工智能”这个词的指数远高于“O2O”、“消费升级”、“AR(426313)”、“互联网医疗(28453)”等词汇。因为大家都在用微信嘛,这或许也可以佐证人工智能成为2017年互联网创投圈的大热门。今天的大会正是应这个趋势而召开。

凯文·凯利认为,人工智能将是未来20年内最重要的技术趋势,创业企业的方向应该很明确,就是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某个领域。

猎云网定位为创业服务机构,基础的服务是媒体报道,而我自己本身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都呆过,我今天就谈谈人工智能在媒体领域的应用、谈谈留给媒体创业者的机会。

媒体的生产环节,大体可以分为信息收集分析、内容加工创作、内容传播分发。在每个环节上,人工智能都开始不同程度的发挥作用。

首先,在信息收集分析阶段,早期传统媒体的记者是通过热线电话来接收读者、听众的爆料,后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来获取新闻线索。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线索收集不及时、信息获取不全面等问题。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就能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可以针对性地抓取目标数据,对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比如说,猎云网前不久报道过的创业项目“凡闻科技”,他们专门服务媒体机构,海量抓取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利用机器、算法对数据进行全自动打标签,建立数字模型,使信息数据结构化,再分析编辑评判新闻的标准,将所需的新闻素材推送给编辑,使媒体生产者更高效地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生产。

再比如说我一个朋友做的辅助自媒体创作的“西瓜助手”,他们通过大数据手段对海量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进行分析整理,选择推荐优质的原创内容、热门文章,为自媒体运营者提供专属的素材库。

第二,在内容创作加工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也开始发挥作用。我们比较熟悉的是腾讯的Dreamwriter(梦幻写手)和今日头条的AI机器人xiaomingbot(张小明)。

腾讯让机器对数据库内的各项数据进行学习,生成相对应的写作方法,然后针对数据库相关联的新闻事件进行写作,之后通过后台审核,推送到用户端。最早是运用在财经报道,能够最快地对财经数据进行整理,并按照既有的写作风格进行输出。之后被应用到体育赛事的报道,特别是去年的奥运会报道上,能够提升新闻的时效性。

但正如腾讯相关项目负责人所说的那样,目前机器写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更多是数据性比较强的财经、体育类报道,涉及突发新闻、深度报道等方面,机器人仍然代替不了人工写作。在内容创作领域,人工智能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第三,在内容的分发环节,人工智能技术用得更为极致,我们平常讨论更多的也是在这个环节。特别是今日头条的崛起,新闻的个性化推荐逐渐成为一大主流。

他们通过分析登录用户的社交账号、地理位置等,形成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资讯,然后根据用户的阅读行为,进一步优化用户画像,优化推荐信息。用户在上面花的时间越多,机器就越了解你,进而提升产品体验。

根据今日头条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今日头条的日活跃用户已经达到7800万,单用户日均使用时长76分钟。最新一轮估值超过110亿美元。

但今日头条也不是一家独大,目前是前有劲敌,后有追兵。腾讯新闻仍然高居移动资讯客户端排行榜榜首,天天快报、网易新闻等产品也紧随其后。而在人工智能上投入最大的百度,在内容分发这块显然也不甘示弱,虽然目前百度新闻客户端影响力弱一点,但基于他们的大数据优势,仍然有机会崛起。

这么一看,全都是大佬在争这块蛋糕。是不是我们创业者就没有机会了?其实也不是,我觉得在垂直领域的内容分发,还有海外市场方面,还是有一些机会。比如猎云网报道过一款产品叫“wonder news”,也叫作“中东今日头条”,他们专注于中东市场,采用今日头条类似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将阿拉伯语作为语言,做中东版的今日头条,目前日活也已经有几十万。

人工智能大潮,来势凶猛,正如一些大佬讲的,这可能是一个风口,也可能是泡沫,作为创业者、媒体从业人员,我们也须理性地去看待。我这边也提几个建议,供参考。

第一,一些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尽快转型。受人工智能技术需要转型,未来媒体行业里重复性的工作将会被机器所替代,比如以往从事CTRL+C、CTRL+V工作的门户编辑,未来要么转向做一些更有创造性的工作,要么就要面临下岗。

第二,内容行业仍然有很多机会。头部的内容创业者,比如说罗辑思维、十点读书等已经获得很好的收益,除此之外,因为有了人工智能,有了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长尾的内容就有可能更精准地推送给用户,内容从业者可以在垂直细分领域发力。再加上腾讯、今日头条等平台也对内容创业者提供各种扶持,前景令人乐观。

第三,目前自媒体账号数以千万计,在媒体商业变现方面,人工智能有发挥空间,创业仍有机会。猎云网报道曾报道过“云堆新媒”、“一道自媒体”等,他们对广告主的需求以及入驻的自媒体进行智能分析,进而进行匹配,提高交易效率。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机遇,我相信人工智能技术在改变整个媒体生态的同时,也必将产生新的创业机会,而作为创业服务机构的猎云网也将密切关注这领域的发展、陪伴创业者一同成长。

电视媒体中央厨房与纸媒有何不同?看看央视的实践

文丨杜毓斌(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

摘要:和纸媒在子报间横向重点整合不同,现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电视台所要进行的“中央厨房”建设重点部分在于,纵向地将电视和网络端口的资源打通,将原来在电视端的采集任务延伸为多平台的采集和制作。

国内纸媒与电视媒体“中央厨房”建设对比

国内学者研究“中央厨房”已经有几年时间,从目前的学术文章来看,建设中央厨房基本要实现的是“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而研究对象多以纸媒为主。

具体来看,“中央厨房”主要表现在共享线索和选题、素材加工、报道内容多媒体化、发稿方式等方面的融合。就传统的新闻工作流程来看,报业集团内部的各家子报都有自己的记者和编辑,各家子报自行采访,互不交叉。

在许多新闻的采制中,各家报纸都会派出自己的记者,但采集回的信息往往同质化程度较高,造成了采访成本的浪费,而通过信息共享、一次采集,就可以减少此类问题。

素材加工方面的融合是指,将记者采集到的素材进行基本编辑,进入基本稿库,而发布终端的各成员媒体编辑再根据各自平台特点对这些素材进行二次加工,生产出不同形态的终端新闻产品。多元发布是指新媒体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图表、视频、互动内容等各类信息放在一个传播单元中,实现了多种手段的融合。

大部分媒体的“中央厨房”都能集合新媒体的“快”和传统媒体的“全”“深”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纸媒优先发稿、再上传到网站发表的发稿原则。

人民日报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安排了三个批次的产品生产和推送,第一批求快、第二批求全、第三批求深度。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打破了过去媒体板块分割的运作模式,专门设立总编调度中心,建立采编联动平台,统筹采访、编辑和技术力量,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工作格局。

而纵观电视媒体,其“中央厨房”的运作是随着纸媒的使用而进入融媒体构架视野的。尤其是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资源较多的大电视台,因其历史原因,在“中央厨房”的“一次采集、多元生成”方面已经先行一步,已实现这些基本新闻要素的融合。

如中央电视台从2003年新闻频道设立以后,就进行了数次资源整合,把原来分散在央视各个部门、各个频道的新闻采编力量整合为一个大的新闻中心。新闻中心成立后,建立了新闻指挥系统和新闻共享系统,同时对频道进行了改版。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实行新闻中心总值班室,每天从早到晚开几次协调会,协调前后期、各频道、各栏目组的新闻选题、线索以及排版。现在包括新媒体部门(如“央视新闻”客户端)在内的各部门值班人员都要参会,以协调做好各编辑部的版面设计和相关调整,并对全台资源进行统一调配。

和纸媒在子报间横向重点整合不同,现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电视台所要进行的“中央厨房”建设重点部分在于,纵向地将电视和网络端口的资源打通,将原来在电视端的采集任务延伸为多平台的采集和制作。

中央电视台正在建设融合媒体素材库,实现电视和新媒体新闻编辑制作内容共享、共同使用;搭建电视和新媒体协同生产系统,增加诸如微信文章编辑、图片剪辑、H5模板库、数据类制作工具等;搭建新闻云生产体系,形成三级多数据中心、差异化素材提供的多级生产架构;采用私有云方式建设新闻共享云平台,并构建用户新闻上传平台(UGC系统)和面向生产的即时通讯系统。

理念先于硬件:“中央厨房”运作反思

如前文所述,美国主流媒体并没有用“中央厨房”这样的名词来概括自己的融媒体编辑部构架。“中央厨房”不仅仅意味着一套硬件支撑技术的引入,更体现在将媒体融合、资源共享的理念落实在生产机制的变革中。

笔者所在的央视北美分台新媒体组在2016年时是一个并不大的组,当时也没有建设完成“中央厨房”,但在新闻实践中,却应用了“中央厨房”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分发的特点,最后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传播效果。

2016年6月,央视北美分台记者王冠一直在跟踪报道关于南海的仲裁电视新闻,也积累了一些相关领域的素材和知识。经过策划和制作,2016年7月20日,北美分台新媒体推出了和电视报道风格不同、具有新媒体传播特点的三集系列作品《王冠详解南海仲裁》。

针对西方媒体的片面报道而特别制作,三集视角不同,分别从国际法、历史依据、国际政治角度分别阐述,以事实为依据,以国际法为基础,逻辑严密,论证清晰,并结合王冠前后两次参加“美国频道辩论节目今日俄罗斯”(RT)的内容,以具有新媒体语言风格的方式进行第二次电视内容的新媒体制作和分发。

针对美国专家向王冠抛出了“南沙黄岩岛分明离菲律宾更近”“全世界谁还相信中国的宣传?”等问题,王冠列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条文,用非常流利的英文和严密逻辑从容应对,指出了对方的知识缺陷和错误逻辑,并在辩论中揭露了宣称“自由公正”的西方媒体如何转换概念,向西方观众发布不平衡、不客观的报道。

北美分台的新媒体特别制作系列在中英文多平台同步投放,西方视角,有理有力,深入浅出,制作精良,并与王冠在RT的两次辩论一道,呈阶梯式传播,效果显著。

节目播出后,国内也反响强烈,多家主流媒体和多个微博及微信公众号都转载报道,网友评论“中国有理有据”“中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被王冠舌战得无招架之力”“辩论得有风度、有力度、有气度”……在发布不到六个小时的时间内,观看量就突破千万,有效地在海内外传递了中国声音和立场。

《王冠详解南海仲裁》和两次电视激辩的新媒体传播正是北美分台新媒体以项目制的方式,使用“中央厨房”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融合电视和新媒体策划、制作、分发的整个流程,大小屏幕相互促进,取得了优异传播效果。

所谓“中央厨房”,是一个代表了融媒体制作生产的机构名称。在西方主流新闻机构,并未有此专门名称,但是根据其功能定位、采编发的基本构架,与我国融媒体建设提倡的机构异曲同工,在软硬件建设、人员配置、机构运行等方面都有相同要求和设置。

但也该认识到的是,国内的报业、广播和电视在进行“中央厨房”建设时,由于基础和机构特点不同,所要进行的重点改革和突破口也并不相同,不能盲目进行大规模硬件建设,或拿来别人经验就套用,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有步骤地进行改革。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首推“数据服务”,成效如何?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自运行以来,就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龙头工程”备受关注。而今年两会,“厨房”首次推出了数据服务,代表着“菜单”中第一次出现了“数据大餐”。提供这道菜的,正是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国策说”工作室旗下的“数据社”。“数据社”牛刀小试,众食客以为如何?

先来看看“数据大餐”的原料,独一无二的数据源

两会期间为“数据社”提供“原料”的数据公司从数量和地位上讲,可谓“傲视群雄”。有以整合政府数据见长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以舆情分析闻名的清博大数据、在数据解读颇有建树的拓尔思、深耕传统媒体分析的凡闻科技、基于5亿网民的搜狗大数据中心和“手握”微信、微博的新浪和腾讯。

而数据应用的两个“首次”,保证了这道大餐不一般。

首次实现“超链接”分层分析。传统媒体热点、社交媒体热点和网络输入热点进行对比,分析出网民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的呈现。把去年全年部委发布会与网络热点进行对比,发现网民热点与发布会热点重合度较之前有较大提高,食品安全、环保、一带一路、教育改革、旅游市场改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既进入部委发布会,也成为网络热点,说明部委的应对舆情能力有较大提升。

首次实现数据源全打通。网民在微博及输入法中呈现的两会热度、以自媒体为主的微信呈现的态度、基于传统媒体全媒体的凡闻大数据,都在这次两会中实现全打通,基于新闻热点进行聚合分析。

例如在两会开幕之初,通过舆情数据分析显示,两会七类议题中,社会议题、境外国际议题、互联网治理议题的热度相对较高,最受舆论关注,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议题热度最高。

子议题中,最受网民关注的议题依次为:司法、涉藏、食品安全、环保、一带一路、教育改革、旅游市场改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共享单车和网络平台治理问题,其中,司法、共享单车等是新出现的热门议题,而教育、食品安全、环保等问题是历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

独一无二的数据源,使数据新闻能第一时间在《人民日报》落地。

在3月3日和3月6日的人民日报两会特刊12版刊分别刊登了由“数据社”和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清博大数据公司联合发布的《数读:绿色发展》及《两会舆情排行榜》。充分展现了两家大数据公司在舆情和数据整合的优势,给后续媒体对两会报道的“发力点”及数据呈现形式指明方向。

食材顶级,实现“数据社”内容“全渠道覆盖”

食材顶级,食客自然慕名而来,两会期间,“数据社”第一次实现了媒体领域数据产品的“全渠道覆盖”。“数据社”生产的内容通过多家电视、网络、报纸、手机客户端等多媒体渠道,将融媒体产品送到读者手中。

“全渠道覆盖”的成功,离不开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媒体合作新模式。与以往媒体“抢独家”,“抢头条”不同,中央厨房强调的是信息的共享和一次投入多渠道产出。人民日报凭借着这种模式,吸引了近二十家媒体,在两会期间入驻中央厨房。

大数据新闻如此火爆,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入驻媒体当然第一时间也向“数据社”点餐。为响应数据需求,“数据社”每天推出6份不同的舆情数据,其中包括关键词、热搜词、热门话题、热门文章等,并相应附上一份由数据社和拓尔思联合发布的数据解读报告,收到广泛关注。

如数据解读报告《两会开幕日:你知不知道大家都在讨论啥?》就通过舆情排行榜分析两会开幕日前后的“硬”领域、“软”故事、自媒体和官方声音,落地23家媒体,阅读量近5万。“数据社”也将这些一手消息及时提供给20多位“食客”,供他们自由选择。

同时,“国策说”工作室的两会特别节目“国策大咖谈”邀请了多位副部级以上的“大咖”就金融、城市建设、环保等领域发表独到见解,并以“数据社”的大数据分析作为支撑,将问题全面剖析。采访中的珍贵视频和数据内容,“国策说”工作室也第一时间分享给合作媒体,并受到广泛采用。以北京卫视为例,从3月6日起,每天早上的《北京您早》和午间的《两会大家谈》中都采用了“国策大咖谈”的专访内容。

两会的“数据大餐”广受好评,未来“数据社”如何更好地整合数据资源,生产新闻产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腾讯内容部门及企鹅号负责人来访凡闻

腾讯内容部门及企鹅号负责人来访凡闻。

杜双捷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之邀作课题演讲

凡闻科技杜双捷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之邀作课题演讲,演讲的主题是:媒体融合发展中所需用到的技术支持有哪些。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管理层来访凡闻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管理层来访凡闻。

杭州日报社社长董悦来访

杭州日报社社长董悦来访。

对话凡闻科技王鸣:做“净菜配送”的内容大数据服务者

原标题:对话凡闻科技王鸣:做“净菜配送”的内容大数据服务者

凡闻科技董事长王鸣(题图)

小米总裁雷军曾提出过一个非常有名的理论叫“风口飞猪”,后来这个理论被网友简单粗暴地解释为“只要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所以,今年当直播和短视频大行其道的时候,人们又常说直播是风口,短视频是风口,仿佛只要是站在风口里的人都能抓住机会狠赚一把。

但关于媒体内容大数据领域,可能令很多人惊讶的是,王鸣和他背后的这家科技公司想的并不只是站在风口取利,而是悄无声息地引领着行业风口的到来,以期带动媒体融合转型进程中整个传媒业的快速迭代、成长。

近日,观媒对话凡闻科技董事长王鸣,解码凡闻科技创业背后的媒体故事。

1

闯入者

做手机的情怀工匠罗永浩说:真正颠覆一个行业的,往往是这个行业之外的外行。正如当年初创品牌苹果iPhone对老牌诺基亚手机的颠覆,发轫于十几年前的BAT互联网三巨头对实体企业的颠覆,互联网新贵张一鸣和他算法匹配技术加持下的今日头条客户端对传统媒体生态上的颠覆那样,从个人经历和公司成长环境上来看,笔者认为凡闻科技董事长王鸣和他的凡闻资讯未来对媒体大数据服务业的颠覆,看似偶然,实则却有着内在逻辑上的必然。

文科出身,毕业后在浙江省经贸厅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这样的工作在很多同龄人看来可能已经是很不错的工作了,但这种很舒服也可以说是很平淡的日子,却一下子停留在了2007年。

2007年,王鸣选择下海,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互联网创业——软件外包。与当时许多互联网软件外包公司的主流商业模式一样,王鸣所做的软件外包主要就是利用新加坡和印度的前沿技术,尤其是印度的软件开发技术为国内企业、政府服务开发系统、建设网站。得益于早期这段与印度、新加坡互联网企业接触的日子,王鸣完成了互联网从业经验的原始积累,也积累了大量国外的技术资源,当然,也锻造了他对每一次国际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对技术发展方向的前瞻性思维以及为后来做媒体内容大数据服务行业埋下了命中注定的伏笔。

2

初生

谈起成长起来的凡闻科技,可能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一家提供大数据资讯服务的公司。但并不为人所知的是,2012年凡闻刚刚成立的时候,就已经做了一款叫凡闻凡事的新闻客户端。时光倒回到2012年,那一年,移动互联网阅读刚刚兴起,手机新闻客户端领域最大黑马今日头条刚刚加入战场进行厮杀,商网门户依然还沉浸在海量、快速的新闻模式里无法自拔。当然,也就是这一年,王鸣和他的团队敏锐意识到了移动新闻阅读从PC端向移动端开始转移,门户衰落初现端倪的历史趋势,一个差异化的移动地方新闻客户端应运而生。

与现在业内比较流行的垂直类新媒体相似,因为坚持认定新闻也有长尾效应,所以凡闻凡事客户端从一开始就重点主打教育、交通、旅游等与老百姓的民生休戚相关的新闻推送风格。这在当时国内商网门户普遍发力头部重大新闻的大环境下,多少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但是,也正因为这份难得的坚持,使得凡闻凡事在上线一周就被苹果评为优秀新APP。

3

成长

对于一个地方新闻客户端来说,上线一周就被苹果评为优秀新APP,其实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按照一般客户端的发展路径,接下来他们就可以顶着这些荣誉光环并带着强无人敌的技术利器去拉来投资,然后再做运营增长用户,然后再以滚雪球的方式拉来更大的融资,更多用户数的增长……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正当凡闻凡事前途一片光明,凡闻团队却做出了一个震惊当时所有人的决定——从一家推送内容的媒体公司转型为一家为媒体做技术服务的公司。

笔者后来询问王鸣有没有后悔当年所做的转型决定,王鸣坦言,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团队对整个公司的商业定位和未来方向做了一个深度分析,大家一致认为,未来几年,移动新闻阅读一定会是趋势,不仅今日头条已经拿到了融资,关键是从沉睡中醒来的门户也一定会加入到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混战里面,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继续做移动新闻客户端的话,可能面临的竞争压力是空前的,推广资金、用户运营甚至是新闻牌照等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是压死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任何背景和资源的团队也不想跳进一个有着巨大风险的事情里面,这是第一个原因。

当然最终决定一个事物性质的除了以上这些外在因素,还有最根本的内在因素。

王鸣谈到,凡闻团队成员都是有十年以上IT工作经验的,所以对新闻后台数据的处理能力是凡闻最大的优势。与其在一线红着眼拼命厮杀,到最后再死掉,还不如退到二线战场,利用手中强大的技术优势,垂直化为媒体服务,这样一来,原来我们的竞争对手全部一下子变成了我们的客户。当然,整个事情还有一个比较重大的机遇,就是我们发现当时,甚至现在整个大新闻环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没有人做的,就是全网新闻数据的结构化。

4

蝶变

一般来说,算法匹配主导下的媒体客户端会把数据全部都抓取进一个大的数据库里面,分发新闻的时候是用关键词到库里去匹配数据,这是业内通行的处理办法。

凡闻资讯的新闻数据结构化理念在整个媒体大数据服务行业里还是与其他各家有着明显区别的,数据结构化和颗粒度最小化对实现编辑采编发的智能内容生产模式是正向助推的。

之所以称之为新闻数据结构化,首先就是在对数据新闻抓取以后还会再多走几步,以达到颗粒度最小化的理想状态。

而这多走的第一步,就是对新闻数据进行清洗。不同于业内的海量抓取,凡闻资讯在抓取之后还耐心细致地在技术上实现了精细化的数据清洗操作,这在王鸣看来很关键。

多走的第二步,就是对数据格式的统一。相信每个编辑都会有这样的一个体验,每个网站、每个新闻客户端发出来的文章格式都是不一样的,统一格式则可以提升媒体客户的体验和新闻发布速度。

第三步,就是去重,这一步可以去掉广告等无关内容,为媒体用户解决掉一个不小的痛点,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纯净化。

值得一提的是,除这三步外,凡闻还走了最复杂但却最具核心价值的第四步——对抓取的数据做分析。笔者使用凡闻资讯系统发现,凡闻的数据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新闻数据矩阵式打标签的方法,而目前凡闻系统创建的所有动态标签和静态标签加在一起已经有490多个,动态标签可以自动提取文章关键词、概要、属性、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传播路径,静态标签则是对作者、标题和图片格式等做标准化处理。

5

蓝海搏击

从2012年成立到2015年,凡闻实现了对产品架构(全网数据结构化、动态标签化、最小颗粒度化)的完全搭建,随之把数据服务产品推向市场。也正是从产品架构搭建再到推广的过程中,王鸣和他的团队真切地体会到了传统媒体转型中技术力量薄弱这一最大痛点,也真正开启了整个团队在内容大数据挖掘服务行业的蓝海征程,这的确不同于其他以用户数据为导向的大数据公司。

6

问答

Q:观媒;A:王鸣

Q:凡闻系统都为媒体用户提供哪些数据服务?

A: 我们提供的第一个服务是基础数据服务。我们可以把报社的电子版通过数据结构化的处理方法建立数据库,然后存档,即使没有电子版只是报纸纸图的形式我们同样也可以有方法为用户建立数据库,完善数据资产。当然,对于频道繁杂,数据海量的网站和微信、微博、客户端,我们也都可以为他们长期提供一个每天支持的数据基础服务。

第二个服务是内容数据服务。我们跟今日头条不一样,今日头条以用户为中心,但我们以媒体为中心,站在编辑立场上来做,我们模拟编辑想做什么,然后通过机器智能生产,减轻编辑工作压力,提升媒体生产效率。

第三个服务是大数据产品服务。从编辑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更智能地帮助编辑提升编辑效能,进而提升媒体的流量和用户阅读体验,发现全网媒体热点是什么。从用户角度来说,读者每天的热点是海量的,我们平台可以利用技术挖掘出读者热点,并最快传递给媒体和一线操作选题的编辑。

当然,除了以上两个角度外,我们还对热点事件进行全程跟踪,帮媒体把时效性做强,同时我们也对媒体的转载影响力进行实时分析和统计。

Q:凡闻现在的服务客户有多少家?

A: 我们最早的服务客户是腾讯新闻、天天快报;浙报传媒也是我们最早的客户,我们为他们中央厨房输送数据。虽然去年我们还只算是在摸索市场,但我们已接触了主要的商业门户、大部分央媒。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有200多家媒体客户。

Q:公司目前的融资情况怎么样?

A: 成立的时候就有基金进来,先后完成种子轮、天使轮、A轮的融资,投资方包括国内知名的云基金、文化产业基金等,除了资金的支持还包括各种资源支持。

Q:公司目前的盈利情况?

A: 自负盈亏,投资人的钱还没用过,我们有自我造血功能。

Q:你一个从来没有做过媒体的人怎么会选择为媒体做技术支持的行业?

A: 因为我做这么多年的软件外包,所以对国际上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把握比较好,对互联网技术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

但是这些年我发现,因为体制原因,传统媒体都存在一个问题——所有的技术革新都是靠购买系统和产品来实现。以前媒体技术系统都是外包,没有自己技术团队的,所以一般都是买一个系统或买一个APP给自己用。但后来很多人慢慢发现,这种模式其实已经不行了,因为互联网时代,技术迭代得实在是太快了。所以你看,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拥有强大内容优势的传统媒体衰落了,反而门户却走在最前面?这就是因为他们不是说做新闻特别强,主要是技术服务特别强,新闻也只是做了个产品。当然,同时他们的运营能力也特别强,怎么样把控用户、流量,怎么样做入口,这个是它的优势。

所以,我的思路是内容一定要,但数据技术服务也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互联网时代,两年时间就足够天翻地覆了。因此,我们整个团队的逻辑是靠内容方面的数据技术来帮助媒体快速成长、快速迭代的,但我们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帮媒体建设基础设施或者建个指挥系统和APP,我们是给媒体长期提供一个每天支持的实时智能数据服务,不需要媒体投入巨资,风险小、更新快,以服务模式替代系统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快速高效地提升媒体内容生产效率,扩大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打个比方说,一次性的厨房改造我们不做,我们只给中央厨房做净菜配送,这是凡闻的一个商业模式。

凡闻创始人王鸣: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新闻记者

环球网Global Tech智能起源世界大会12月2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由环球网发起主办,百余名智能产业从业者和媒体代表参会。

凡闻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王鸣接受了媒体群访,王鸣表示,如果要以人工智取代新闻记者,现阶段还要在热点、线索发现的判断上取得共识。

从纸媒时代每天大概几万的数据量,到PC时代几十万,现在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能每天几百万、上千万,新闻内容的把控遇到极大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下,新闻内容生产朝向智能化发展,新闻记者会否终究被取代是业界的争议话题。

不过王鸣解释,人工智能现在的第一步,是通过机器来帮助传媒信息传播者,把这些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公正性把关好,而不是用机器代替记者写文章。

王鸣认为,任何机器相关的东西,都还是人教给机器的。是人来设计机器的程序、算法、模型,将成品建立出来,达到所谓的人工智能阶段。相对于记者身在现场的临场感,面对信息增删和编辑的能力,甚至坐在咖啡店、茶馆与受访者自由聊天的感觉,王鸣说:“从我个人角度来讲,(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替代(新闻记者)。”

凡闻近两年琢磨大数据挖掘,建立许多算法模型,服务遍及门户、央媒、地方媒体,在这些经验中,凡闻总结“人工+机器”目前仍是难以改变的本质。因为新闻内容并非纯粹程序化的产物,带有主观判断性,内含意识型态,属于上层建筑。

日前,凡闻科技被邀请加入美国FDN协会,此协会成员主要为全球领先的传媒资讯集团和新闻大数据科技公司,包括Facebook, YouTobe, CNN, BBC, BuzzFeed等等,凡闻科技成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加入该协会的科技公司。王鸣推测,凡闻被邀请,和公司的观点与努力方向获得认同有关。

那么,人工智能究竟能帮助新闻到什么程度?获得解答之前,技术上最务实的问题其实是,对于新闻热点的共识,怎么发现新闻热点,怎么发现这个线索,确实这个线索是有价值的,又怎么判断新闻的真假,何为真实的新闻。

若想达到新闻内容智能化发展,不得不先为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伦理道德、新闻的公正性保证等概念做出清晰的定义,挑战的是,这些提问没有一个不是大哉问。参加FDN会议后,王鸣被国际媒体对于结合人工智能的追求与新闻价值的坚持上不遗馀力的热情所震撼。“我们最大的观点是,沉下心来一步一脚印往前走,可能一定的程度水到渠成了,这些概念、认知都解决掉了。”